收藏本站
手机客户端

“小毕昇”们探秘活字印刷,品味古法传承

发布时间:2022-08-19点击数:1399

 814日,20名学生走进衢州市博物馆,开展“走活字印刷 感受宋韵之美的暑期研学活动。本次活动为衢州市博物馆《三衢宋韵文物展》的配套活动,旨在深化博物馆教育服务功能,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“流动”起来、“传承”下去。9孩子们展示他们的活字印刷作品。

研学活动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。博物馆工作人员先带领孩子们参观《三衢宋韵文物展》,现场讲解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的相关知识。据史书记载,宋朝尤其是南宋,衢州刻书业发展较快,在宋代的刻书业,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。《三衢宋韵文物展》展出的馆藏宋代刻书善本,成为孩子们观摩学习的重点。2参观“三衢宋韵文物展”,切身感受宋韵文化韵味。6 参观的重点是南宋时期的衢州刻书业。

“同学们,宋朝有项改变我们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的伟大发明,知道是什么吗?”课堂上,老师提出启发性问题。许多孩子齐刷刷地举起小手,抢着回答,“印刷术!”“活字印刷!”老师因势利导,用花泥制作的雕版字示范,并指导学员到讲台上体验雕版印刷。7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古代雕版印刷术。

老师的示范,同学的体验,激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。老师边讲述,边播放视频课件,让孩子们了解到,毕昇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,发现了雕版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,不但要用较长时间,而且加大了印刷成本。如果改用活字版,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,则可排印任何书籍,活字可以反复使用。虽然制活字的工程大一些,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。8孩子们看课件学知识。

老师趁热打铁,向孩子们传授活字的制作过程后,布置大家完成作业,在代替雕版的花泥上,反写汉字。11课堂作业——反写汉字。

进入刻字环节,孩子们严肃认真。一刀一划,力透刀下,把童真和好奇,学习和传承,都刻入字模。5一对小“毕昇”,认真刻活字。 

  最后环节是印刷。孩子们把刻好的字模刷上墨汁后,用力印到镜片纸(一种宣纸)上。1给刻好的活字涂上墨,准备印刷啦。3孩子们用自刻的活字在宣纸上印刷。13

“走活字印刷 感受宋韵之美研学活动,收获满满。孩子们说,“活动让我们感受了宋韵之美体验了先人发明活字印刷的智慧。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,已在我们心中种下,它一定会发芽生长

下一篇: 【活动报名】走近活字印刷 感受宋韵之美 上一篇: 【活动回顾】我是小小面点师——中秋冰皮月饼制作

衢州市博物馆南接“烟霞栋宇”的府山公园,西邻史称“东南阙里”的孔氏南宗家庙。主楼外观飘逸、气势宏伟,是目前衢州市区唯一一家反映衢州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。

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。1992年前,兼任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行政、业务职能。2004年衢州市博物馆新馆建成;2005年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。

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1991
省治安安全单位1995
全省文物工作先进集体2003
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05
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06
衢州市文化系统先进集体

“天地大棋盘”,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铜雕壁画,由中国铜雕大师朱炳仁先生和衢州市文化局共同创作设计,通高17.99米,宽12.99米,寓意衢州文化“天长地久”。

礼贤江山龙是1977年在浙江省江山市礼贤乡晚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。礼贤江山龙长约20米,是迄今为止浙江发现的最大、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。

婺州窑分布在浙江中、西部,因衢州、金华隋唐时期同属于婺州,故这一带的古窑被称为婺州窑。婺州窑早在商周时期就创烧了原始瓷,从东汉延至宋元,鼎盛不衰。

上一条
下一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