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果故居博物馆
维克多•雨果(Victor Hugo,1802年2月26日 - 1885年5月22日)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。雨果博物馆位于巴黎中心的孚日广场六号,雨果从1832年至1848年居住在此,1903年开设为纪念馆。
1902年,雨果百年诞辰之际,在其朋友和支持者保罗 莫里斯(Paul Maurice )的建议下,巴黎市政府将这个公寓改造成雨果故居博物馆。保罗 莫里斯除了向市政府捐赠了大量雨果生前使用过的家具和物品,雨果的绘画,诗歌,书籍,手稿等东西以外,同时也向不少艺术家,包括雕塑家罗丹定制了以雨果为主题的艺术品。雨果故居博物馆于1903年6月30日开始向公众开放。
参观雨果博物馆也就是浏览雨果的一生。博物馆的七个厅主要分成三个部分,也就是雨果一生最重要的三个阶段,就如作家本人在《行动与话语》《Acte et Paroles》里划分的那样:流亡前,流亡中和流亡以后。
博物馆的第一间即门厅即红厅展示的就是雨果的童年和青年时代。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,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,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,10岁回巴黎上学,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,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,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。
红厅再现了当年雨果家的客厅客厅,雨果和家人的画像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家庭气氛。在这里厅里,随处都能见到他心爱的女儿莱奥菲缇娜(Leophidine)的痕迹,莱奥菲缇娜,小名缇缇娜(Didine),是雨果夫妇的第二个孩子,但是因为长子出世三个月后夭折,缇缇娜成了雨果的掌上明珠。不幸的是,1843年,缇缇娜婚后六个月,在北方因帆船和丈夫一起溺水而亡。当时她年仅十九岁。雨果在女儿去世五天以后从报纸上看到女儿的死讯,当时他正和情妇在阿尔卑斯山上度假,女儿的去世让他悲痛欲绝。他后来写的一些诗歌表现了对女儿无尽的思念。1835年画家奥古斯特夏缇翁(Auguste Châtillon)为缇缇娜画的肖像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温柔美丽的女孩子。在流亡期间,这幅肖像一直挂在雨果夫人的卧室里。
1833年,雨果认识了女演员朱丽叶 •杜鲁艾(Juliette Drouet 1806-1883),两人坠入爱河,开始了长达50年的爱情故事。虽然朱丽叶不是雨果唯一的情人,但是她为了对雨果的爱,把陪伴雨果当成了终生事业。雨果在认识朱丽叶以后,因为嫉妒,竟然要求她放弃自己的事业,过封闭的生活,没有雨果的陪伴不准出门,对这样的要求朱丽叶竟然也答应了,一生无怨无悔地跟随雨果。博物馆里的中国厅实际上也就是他们两人的爱情见证。雨果流亡以后,朱丽叶紧紧跟随他。1855年举家搬迁到杰尔西(Jersay)岛上时,他为自己家人和朱丽叶都买了房子安置下来,两座房子在同一条街上。现在的中国厅实际上就是再现了朱丽叶的客厅。朱丽叶在杰尔西的房子完全是雨果设计和装饰的,他们俩十分喜欢收集来自中国的古董和艺术品。在杰尔西居住期间,他们一起逛遍了岛上所有的古董店。据说雨果平时生活简朴,但是看到喜爱的古董却出手很大方。他和朱丽叶将杰尔西的房子打造成一个他们理想中的东方世界。朱丽叶去世后,她的侄子将房中的物品卖给保罗莫里斯Paul Maurice。雨果和朱丽叶在50年的时间里留下了23650封信件,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也是雨果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。
1870年9月,普法战争爆发。法军在色丹遭遇惨败后,雨果携家人又回到了巴黎。1874年,他和朱丽叶一起搬到了现在雨果大街上的一座公寓里。雨果在这里一直住到1885年离开人世。雨果博物馆里雨果的卧室展厅的家具就来自这个公寓。雨果在他的儿子查理及其妻子相继去世后,一心一意担任起了抚养他们孩子的义务,他对这对失去了父母的孙儿倾注了满腔的爱与温柔,诗歌集《当祖父的艺术》《l’art d’etre grand pere》就是最好的见证。孙子乔治和孙女贞德把公寓里的所有家具都捐献了出来。根据当时报纸上的照片和雨果的孙辈的回忆,雨果博物馆根据当时报纸上的照片和雨果的孙辈的回忆,忠实地再现雨果生命中最后一个卧室的原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