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本站
手机客户端

活动回顾 | “一镜照古今 宋韵映千年”,让“铜镜”照亮研学活动

发布时间:2022-08-10点击数:1139
         为普及发扬宋韵文化,营造博物馆研学氛围,开拓研学新内容,8月6日,衢州市博物馆在探索体验活动中心举办了“一镜照古今 宋韵映千年”暑假研学活动,共有20名小学生参加。
        招募的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赏文物、看课件、动手做等环节,体验了宋韵文化的无穷魅力。在活动中,他们初步了解了宋代青铜镜的文物知识,学习模仿铜镜纹饰的设计思路和描绘方式。在此基础上,还要尝试创新设计出新颖独特的铜镜纹样。此次活动让孩子们领悟了古代匠人的智慧,激发了他们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宋韵文化的热情。
IMG_20220727_144013_副本IMG_20220806_100643图一,孩子们做的一部分“铜镜”。
▲孩子们做的一部分“铜镜”
       活动伊始,每位孩子便领取到一张研学任务单,孩子们要带着问题来聆听讲解。“讲解员姐姐”首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馆里正在展出的“三衢宋韵”衢州宋代文物展,着重讲述了铜镜实物的精美纹饰来历。
图二,孩子们聆听讲解。
       “讲解员姐姐”通过有趣的提问解答环节,激发起孩子们探究铜镜文化的好奇心。接着她将孩子们的兴趣点,引向认识宋代铜镜造型和纹饰特点,启发大家从中去寻找创作设计的灵感。孩子们边看边记,逐步完成任务单的内容,并临摹下自己心仪的铜镜纹饰和花样。
图三,孩子们对着铜镜实物找灵感,完成研学单。
▲孩子们对着铜镜完成研学单内容
         随后,孩子们在课堂里观看精心准备的课件,老师通过课件讲述,让孩子们知道了在漫长的历史里,尤其是在唐宋时代,古人创造了很多意寓吉祥的铜镜造型和图案,表达自身追求、向往美好生活。
图四,孩子们看课件学习铜镜知识。
▲孩子们看课件学习铜镜知识
       正在授课的王老师引导孩子们设计出独特的铜镜图案,创作出带有每个孩子标签的独特纹样。老师会让孩子们到白板前尝试如何摆放铜镜上的纹饰,注重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,提升教学的互动性。根据老师指引,孩子们循序渐进地完成最美图案纹样设计。
图五,开放互动的课堂。
▲开放互动的课堂
       学有所成的孩子们自信满满地运用金银光面卡纸、高光笔、剪刀、双面胶、丙烯颜料、勾线笔等材料工具,手脑并用地把它们制作成一面面仿铜镜。动手制作中,他们体验到铜镜之“魅”,感悟到宋韵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微信图片_20220808164649微信图片_20220808164716微信图片_20220808164720

        一面面精美“铜镜”完成后,爱美的女生当场照着镜子欣赏起自己的容颜。最后,男孩女孩拿起他们的得意之作,在衢州市博物馆里合影留念,不仅留下了他们的少年身影,还留下了此次研学的美好体验以及对探寻宋韵文化的深刻记忆。

合影

下一篇: 【活动回顾】穿越两宋历史 感受宋韵之美 上一篇: 【活动报名】走近活字印刷 感受宋韵之美

衢州市博物馆南接“烟霞栋宇”的府山公园,西邻史称“东南阙里”的孔氏南宗家庙。主楼外观飘逸、气势宏伟,是目前衢州市区唯一一家反映衢州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。

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。1992年前,兼任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行政、业务职能。2004年衢州市博物馆新馆建成;2005年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。

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1991
省治安安全单位1995
全省文物工作先进集体2003
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05
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06
衢州市文化系统先进集体

“天地大棋盘”,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铜雕壁画,由中国铜雕大师朱炳仁先生和衢州市文化局共同创作设计,通高17.99米,宽12.99米,寓意衢州文化“天长地久”。

礼贤江山龙是1977年在浙江省江山市礼贤乡晚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。礼贤江山龙长约20米,是迄今为止浙江发现的最大、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。

婺州窑分布在浙江中、西部,因衢州、金华隋唐时期同属于婺州,故这一带的古窑被称为婺州窑。婺州窑早在商周时期就创烧了原始瓷,从东汉延至宋元,鼎盛不衰。

上一条
下一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