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活动回顾】婺窑“天鸡”
鸡,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伙伴之一。在婺州窑的发展史上,曾出现过一类以“鸡”为典型特征的瓷器,叫鸡首壶。这表明,衢州在西晋时已经能把野雉驯化为家鸡,普遍作为家禽来圈养。把鸡的形象融入在陶瓷捏塑之中,反映出当时崇鸡文化的盛行。
在神话传说中,就有在天上向人间报时的天鸡。记载过“烂柯传说”的古书《述异记》就写到:“东南有桃都山,上有大树,名曰桃都,枝相去三千里。上有天鸡,日初出,照此木,天鸡则鸣,天下鸡皆随之鸣。”
今天课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婺州窑,感受“天鸡”的魅力吧。
(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参观窑州窑古瓷展展厅)
课程伊始首先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前往《婺州窑古瓷展》展厅,去亲眼看看以前我们真正的陶器与瓷器。
(博物馆徐婧涵老师为大家介绍鸡的相关知识)
参观完展厅,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回到了教室想马上就动手开始制作。徐老师首先向大家询问孩子们之前有没有见过真的鸡,然后又展示了很多鸡的卡通形象以及logo,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。
(每个孩子都拿到了红色的陶泥)
(徐老师正在指导孩子压泥)
(正在为鸡的身子进行塑形哦)
接下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一刻了,志愿者老师们将红色的陶泥分发大家。有很多孩子是第一次看见和碰到陶泥,所以在孩子们的眼里充满了兴奋。拿到陶泥之后,先由老师进行示范,将一块陶泥捏成饼装,并拿出一张废旧报纸揉成团塞进鸡的“肚子”进行造型。待整型完毕后,又分别拿出几团小泥团制作出鸡的眼睛、嘴巴、鸡冠和爪子,之后用小梳子为鸡刷上“羽毛”,这样一只造型可爱的“天鸡”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啦。
(鸡成形之后制作鸡蛋)
大体完成后,孩子们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,制作了鸡蛋和鸡窝。
几千年来,我们生活中的鸡,就像这传说中的天鸡一样,给我们带来了时间,也带来了美好富足的生活。本次活动,将由博物馆的老师带领大家认识婺州窑中的“鸡”,并动手用陶泥模仿捏塑出一只可爱的“鸡”。
(孩子们一起合影留念)
(优秀作品展示)